咨询电话:15371392000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15371392000
沭阳县长景园林

手机:15371392000

电话:0527-83833333

地址:江苏省沭阳县扎下镇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新闻频道

未来绿化苗木必将回归乡土树种 盘活本土苗木

发布时间:2024-02-29 09:42:25 

在我国,伴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传统的乡土自然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发冲击。人们在享受舒适方便的生活条件的也在承受着这种“破坏性建设”所带来的不良后果。那么,在城镇化背景下,如何进行乡村景观建设,使之既能有效保留并利用乡土资源,又能促进乡村经济建设,与城乡建设发展相协调?三位研究人员给出了具体建议———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张玉钧:重视乡土自然价值 构建多领域综合体

“欧洲的田园景观和日本的里山自然,都是经过城市化过程洗礼之后而定型并保留下来的。”当前重新审视乡土自然的价值尤为重要。最美最漂亮的树木 百年千年岁月的苗木

乡土自然作为一种风土与文化传承的场所而存在,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几千年农耕文明的国度里,其所附着的风土色彩和蕴含的文化氛围是任何城市环境都无法替代的。在现实世界里,乡土自然与当地居民已经形成了一种契合关系,除为当地居民提供正常的生计场所以外,还附带一种可称之为小生计的产物。乡土自然所固有的快适性,也成为现代城市居民人生情趣和文化感性的一种源泉。城市人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到乡土自然中来寻找乐趣,充实自己。

近年来,乡村发展和乡村景观规划受到关注。随着休闲需求和旅游热度的攀升,乡村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张玉钧以旅游导向型乡村景观为切入点,解析了近郊乡村景观、历史文化乡村景观以及现代农业景观的建设途径。

就近郊乡村而言,其土地利用缺乏有效控制,耕地被占用,工业开发造成环境问题不断出现,部分乡村被城市包围形成“城中村”。但其具有区位优势,资金、技术来源丰富,客源市场良好。在景观建设中,建议以产业为切入点,多产业呈现多景观风格。具体而言,就是以风土文化传承为原则,将传统文化特征转化成景观符号,保持乡土树种的数量和比例,增加农田的景观观赏性和参与性,与产业功能相结合,打造农事体验、科普教育、亲子活动为主题的参与性旅游形式。对于历史文化乡村,可以从修缮建筑入手,恢复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实现产业活化、社区活化,最终达到乡村整体活化。以展示观光为主要功能,以体验和科普解说为亮点,重视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针对现代农业景观建设,张玉钧表示,应以农田景观为核心,融合乡村观光、游乐、休闲、运动、体验等多种旅游配套功能。保留农田面积,以大地艺术的设计手法,形成开阔、淳朴且富于现代特色的乡村大地景观。“不论是哪种模式的乡村景观建设,其最终目标都应是打造文化、产业、景观综合体,实现乡村综合发展。”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副教授赵杨:“生态优+”引领规划 平衡保护发展关系

乡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应以“生态优+”和“全域景区化”为引领,方可实现可持续产业、生态宜居、生态保育与利用以及风景遗产保护与复建等目标。

“全域景区化”是将村庄建设发展的人文成果与村域及近邻村庄体系范围中的优质自然风貌遗产有机融合,减少人为环境干扰与破坏,引领农村社区生产、生活与乡村旅游发展和谐共进的重要理念。而“生态优+”理念的实践,不仅能实现由传统“一产”向可持续发展的风景旅游、生态度假游“三产”的顺利转型,还可带来乡村宜居生活的生态优化与提升,满足当地村民与生态栖居游客的综合需求,并创造生态空间与景观空间的有机复合,为生态环保体验与生态文体健身休闲提供平台,从而将被动保护提升为生态利用、主动发展。

基于“生态优+”设计理念的当代乡村风景园林设计,更强调渐进改善与因地制宜的个性化打造。人文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乡村风景园林发展的基石。乡村之所以仍为乡村,本质上必须坚持乡村人居为主的乡村社区建设与维护,过度人工干预不利于乡村生态人居环境打造,以及产业的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乡村文化精神生态的持续养成与健康延续发展。

有的乡村一直以来都是生态水源涵养与生态山林地重点保育区,被动保护的思维限制了当地对于优质生态资源地的有效合理利用。对此,应积极强化区域协同,构建依托生态资源体系的健康休疗、体育健身风景步道体系,拓展健康产业与生态产业协同发展道路,打造城市近郊综合生态天然大氧吧,体现园林生态的综合优势。

近年来屡屡出现村庄和谐自然风貌被拙劣的人工景观所替代的现象,对此应着力加强依法行政管制,加大城乡规划与文化保护宣传,引导对成功保护与遗产旅游开发建设模式的学习借鉴,因地制宜找准保护与发展的平衡之道、绿色人文生态可持续发展之道。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徐亚如:乡村绿道建设升温 助推旅游实现双赢

根据研究统计,近十年来乡村景观和绿道建设的论文研究数量逐年增多,而把两者结合在一起的乡村绿道,在2010年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虽然数量不多,但还是呈现每年增多的趋势。基于近期的研究成果,我们将乡村绿道归纳为五种类型,分别是生态保护型、生态修复型、游憩型、产业发展型、文化景观型。与城市绿道不同,乡村绿道构成要素涉及城镇与乡村的河流、农田、果林、村庄、鱼塘、苗圃地、乡村小道、村内祠堂和村口大树,其侧重点为城乡绿地空间、乡村生态格局的保护,破碎绿地的重组以及城乡产业发展的提升。未来通过规划设计塑造乡村景观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以绿道整合各类型景观要素,形成乡村绿道网络体系,促进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绿道和乡村相结合应是一个双赢的模式。在规划设计乡村绿道时,要综合考虑乡村的资源禀赋,进行绿道网络的结构规划。利用乡村绿道进行乡村景观元素的提取和自然生态中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同时利用绿道的自然绿化空间,包括河流廊道、湿地、自然林地、荒野地等,发展各种休闲娱乐活动,形成“一道”、“多点”的生态网络格局。“乡村绿道规划应以休闲农业为主体的城镇发展方向贯穿始终,使绿道网络成为支撑休闲农业开发的基本骨架。在不破坏村庄的肌理和文化遗存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利用绿道发展乡村旅游,苗木以便促进村民的经济增长。”

绿化苗木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15371392000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5371392000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